北京工作居住证怎么办理?
1
---六项基本公共服务
①义务教育;
②基本公共就业服务;
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
④公共文化体育服务;
⑤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务;
⑥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
2
---七项办事便利
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
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
③机动车登记;
④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⑤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申请授予职业资格;
⑥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和其他计划生育证明材料;
⑦国家规定的其他便利。
当然,上述服务和便利都是基本项,国务院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服务内容,提供更多便利。
实际上,有些地方已经规定了更多的福利,比如2015年6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中的第三十一条规定,持证人可以按照国家和特区有关规定,享受的权益中就有(七)申请基本殡葬服务补贴等。换言之,深圳考虑到生老病死全流程服务。
当然,有些便利需要中央政府带头落实。好消息是,公安部已经规定自2016年4月1日起,居住证持有人可以在居住地申请办理因私出入境证件。这对于全国各地大量的流动人口而言真是重大利好。过去,要想出国或去香港澳门台湾的“外地人”不用往老家跑了,就地办证。
那么,会不会有的地方加条件,克扣居住证持有人的权利?暂时没发现,但说不定会有。正因此,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将联合多个部门对居住证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强调“不打折扣”。
居住证,为谁办理为谁忙?
要让“本地人”接收“外地人”,还要给“外地人”同样的福利,这在全世界都是难事。
上网搜索一下,至今,已经有北京、河北、天津、江西、四川、吉林等地陆续出台本地居住证具体实施细则,另有一些地方早已开始试行,现在忙于接轨,比如上海、广东等地。
居住证,究竟办还是不办?不要听别人说,关键想清楚,为了谁?图个啥?
一为孩子
很多人办证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孩子。孩子的事从来不是小事。
先说孩子出生。办生育服务证曾经苦了不少外地人,来回跑多少趟。出生前办许可,出生后领独生子女光荣证,然后给孩子落户口,哪一件事不跑得家长气喘吁吁啊。关键,经常一次办不成啊。
生孩子还有许多新鲜劲,虽折腾,却也算苦中有乐。孩子上学可就真是有苦无处可诉了。居住证首先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就近入学的便利,不再强迫打工子弟回原籍读书了。
可是,大家知道我们国家义务教育到初中结束(即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是不包括在其中的,而高中关系到高考,是许多家长最焦心的阶段。因此,对于家长而言,居住证是否有重大利好,能否参加高考很重要。
比如,河北规定,子女在居住地接受高中段教育并在毕业时具有两年以上连续就学记录的,可以参加高考;
江西规定,子女在居住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并取得学籍、毕业时具有2年以上连续就学记录的,可以参加高考;
吉林规定,与居住证持有人共同居住生活的适龄子女符合本省招生考试规定的,可以在居住地参加普通高级中学和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
当然,这些政策各地存在差别,您所在地方怎么规定的,要看仔细。
二为落户
居住证含量再高,毕竟不是户口本。“准户口”能否转正是权衡办不办证的重要参考。中国这么大,转正条件“一刀切”不科学,也不现实,所以,想转正,就得细比较。
一般中小城市,落户转正比较容易。而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的邻居,条件就不一样了。
以河北为例。在城区人口100万人以上的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市市区,具有合法固定住所,或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其他合法稳定住所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夫妻双方父母,可申请办理当地常住户口。多简单啊。有地方住,有班上或者想和家人在一起,那就申请吧。
还有更简单的,那些城区人口不足100万的城市,比如承德、张家口、秦皇岛、沧州、衡水、邢台市等,基本上想来就能来,随时欢迎申请落户。唯一条件是有合法稳定住所,倒也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再说,如果一开始没有居住场所,就先申请居住证,因为许多地方规定,凭居住证就可申请政府提供的安居保障房,比如公租房等。
还有一类就是要靠积分来争取。就河北而言,守着首都的廊坊市要求就要比其他城市要高,在满足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因素后,可能还要先拿居住证,然后慢慢积分,等待落户。
当然,如果廊坊不是守着大北京,也就不会这么严了。它实际上参照的是大城市的要求。而在其他省市,通常只有省会城市才要通过积分来等待。
大城市也早有榜样。2002年上海就出台了居住证制度,2009年又出台了居住证落户制度,两者有机对接。据统计,对接当年,经过七年的积累(2002年到2009年),上海总共也不到30万符合条件落户的居住证持有人。可见,居住证积分落户对于上海而言不会产生太大的负担,反而显出公平。
上海的实践或许给了北京一些信心。北京也早有一个居住证,只不过前面加了“工作”两个字。与上海相比,北京的“工作居住证”制度主要是为了引进人才,并未面向一般公众,也没有出台工作居住证落户的具体办法。
2014年1月,北京宣布实施居住证制度,以此实现“严控人口规模”的目标,并采取“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的制度。换句话说,哪儿的人很重要,住哪儿更重要。
2016年北京居住证积分制终于出台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五个条件:持有北京市居住证;年龄不超过45周岁;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符合本市计划生育政策;无违法犯罪记录。
征求意见后,会有哪些改变,说不定,但是有一条,居住证是必须办的。其他大城市也一样,比如广州明确规定入户要满两条,即缴社保4年并持居住证3年以上。
更好的消息是,不久前,北京首先对被称为“北京绿卡”的工作居住证申请条件进行了“瘦身”,取消了许多“证明”,连社保要求也取消了。据说,政府信息联网后,纳税证明也有可能取消。此类举措都将为申请人少却许多麻烦。“北京绿卡”的改革让人们对最终出台的北京市居住证制度细则充满想像。
三图方便
前面已经说过,办了证,出国方便了。此外,学车方便了,买车也方便了,能就地上牌照。那就意味着可以就地验车,不必再办进“京”、“津”、“沪”等各类通行证。
别以为那玩意儿简单,给办不给办且不说,每隔十天半个月的去排一次队就够你受的。所以,为了方便,得办。而且,身份证也可以就地补办了。这也省不少麻烦。现在什么都是实名制,没有身份证确实是太麻烦。
此外,有了居住证以后,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可以就地缴纳和支取。当然,这一点并非新的,许多地方早已做到。毕竟,收钱,对地方政府而言,压力远小于提供服务。今后退休金能否合并支取也很值得关注,关键是何时实施。
还有一个与就业相关的方便,就是可以就地参加职称评定或职业技术鉴定。当然,您如果不在乎,那是另外一回事。
四想参政
有些地方出台的居住证明确持证人享有的参政议政的权利。比如河北相较国务院《居住证暂行条例》,增加了依法参加民主选举、按照规定申请保障性住房、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中考高考的便利等3项内容,提高了居住证的“含金量”。
从没有粮票无法流动,到外出打工必须办暂住证,再到今天的不断赋权的居住证,路在不断延伸,我们或许有理由期待居住证只是一段短暂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