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1957年建校,当时为远大小学。
1994年,由远大小学、北高庄小学、西冉村小学三所学校合并为四季青中心小学。
2010年,区委区政府、教工委教委与首都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四季青中心小学,正式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一校三址,拥有通汇、柳明、玉泉三个校区。
2015年,玉泉校区升级成为九年一贯制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玉泉学校。两所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即首师大附小与玉泉学校小学部一体化管理,玉泉学校小学与初中衔接的一体化管理,同时享受首师大教育共同体的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共有学生3800余人,教师210余人,其中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70余人,党员教师80余人,研究生学历教师50余人。学校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多功能厅、篮球馆、先进的云录播系统、藏书十余万册的图书馆、iPad教室、体育馆、录播室、高配置的专业教室等。
永定路学区,首师大附小柳明校区,占坑房总价在330万左右,如下: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建于2012年9月,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87人,校区拥有一支专业水平高、无比敬业的师资队伍,教师共24人,其中海淀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共有12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党员教师10人。校区以首师附小童心教育为指导思想,“以率真、关爱、求索”价值观为引领,葆童真,激童趣,充分发挥校区“小而精”的优势,通过给学生提供最丰富的精神生活,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让生命的每一天都精彩,让校区成为多元、开放、高品质、有魅力的国内小哈佛。在这里学习的学生,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都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每一个都无比的自信,每一个都无比的快乐。美美地想、乐乐地做,每天进步一点点儿是首师附小柳明人的座右铭,我是重要的,我是独特的,我是珍贵的,是首师附小柳明人的口号,相信每一个人都能给集体带来变化,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优势,相信每一个人一定会承担家庭、国家之大任。这里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推进小组合作团队学习,建立良好的学伴关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情感需求,更会成为学生最美好的童年回忆,在与伙伴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自然形成友爱、宽容、集体感等好的品行。这里的课程建设----童心、童趣、丰富多彩。首师附小的课程建设,可以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生兴趣,体现了为童年设计,为学生一生的成长设计,有体系、架构清晰、内容丰富,校本课程50多种,让学生在持续的课程学习中,得到受用一生的本领。这里的活动----丰富、有意思、有意义。童心狂欢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会让你在知识、智能、体育、艺术等方面充满挑战,并得到成长。这里的自编韵律操30多套,而且人人都有机会享受在领操台上带操的乐趣。同时个人书法、展美术展、个人儿童讲堂、个人演奏会、演唱会等等个人才艺会得到绽放,在这里处处都是舞台,处处都有机会,人人都能当升旗仪式主持人,人人都能在国旗下进行演讲,人人都能写一笔有体的中国字,人人都有一口出色的好口才,人人都能一手好文章。在这里处处都有书与你相伴,校区有5个图书馆,24小时开放,随时走进,随时翻阅。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有书卷气,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书香。在这里你还会学会爱与分享,校区特殊的积分管理让你不断地向上攀登,同时你的积分会让你不断转化为爱,转化爱的能力。
永定路学区,首师大附小柳明校区,2023年招生简章
永定路学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2023年计划招生4个班
招生范围参考:
金隅瑞和园、田村山南9号院、西山国际城、长安山麓、金隅山墅以上小区或者家属院居住的家长们可以报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
北京的学区房,会没落吗?大多数人觉得新生儿人口减少,学区需求就一定会减少,这是很单一的线性思维。我们不能简单依靠“线性思维”,以静态的方式去理解动态的发展,从而忽略了整体性。
不可否认,新生儿人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影响学区市场整体的需求,特别对普通学区的影响较大。但对中等偏上、乃至顶级学区来说,影响微乎其微。相反,生源减少导致单校的确定性更强,价格可能会迎来反弹或上涨。
学区房一直都会存在,为什么?因为学区房有门槛!一、北京的购房门槛很高,学区房的门槛更高。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购买学区房,绝大多数家庭读的只是普通学校,这是客观事实。学区房作为刚需中的刚需,一居室总价动辄500-800万,能买学区房的基本都是二套家庭,因为大多数占坑房并不适合一家老小居住,这无疑又抬高了购房门槛。从成交数据中,我们就能发现真相。在北京每年的二手房成交总量中,东西城的成交占比不足10%,哪怕加上海淀也不超过20%。以2022年北京14.24万套的二手房成交总量为例,东西海的总成交量大约在2.85万套左右,而到2028年京籍幼升小仍有8万人。二、并不是买了东西海的房子,就都是学区房了。其实东西海的大部分房子也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学区房,只能算学籍房。比如西城广外,东城天永,海淀温泉苏家坨、上庄西北旺等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薄弱,诸多学校与普通学校没有多大区别。跟别的行政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东西海超高的普高率和本科率,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不至于被分流到职校,仅此而已。三、新生儿减少,也意味着独生子女的家庭增多。相比多胎家庭,独生家庭往往会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一个孩子身上,对教育和学区房的投入可能会更大。四、绝对人口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所有城市的人口都会减少,还是会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作为科教文卫全国之首的北京,想要抢人更是非常容易,比如适当放宽落户的门槛、商住房也可以享受教育、租售同权、或者放松非京籍的就读门槛等。五、北京的教育有别于全国,不仅是因北京聚集了全国最牛的教育资源,更因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的ZZ资源。上海、杭州等城市可以做到“公民”齐头并进,民办校师资力量雄厚,在上海部分教育强区,民办教育更是天花板级的存在。然而在北京却很难看到这一面,北京几乎没有真正的民办校,基本都是“公参民”为主的民办校,典型“公强民弱”的教育格局。从2022年开始,大量“公参民”民办校也都被迫“民转公”了,其中就包括人大附中分校、建华实验学校、清华附属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等极具口碑的民办校。难道是因为北京有钱的家庭太少,交不起民办校高额的学费?还是民办校太穷,不舍得花大价钱挖公办优质的师资力量?导致北京的民办教育一直起不来?通通不是。归根结底是因为北京教育的底层逻辑是权L逻辑,一切都要为了权L服务,包括J济...点到即止,此处省略几百字。所以,因新生儿减少,就简单得出学区要消失,其实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言论。
对于有教育需求的家庭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在这看似混乱的情况下,看清学区的本质。原重庆市长黄奇帆曾说过一段话: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但不搞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不是指所有人都达到一样水平,这是错误认知;共同富裕的原则并不是绝对的消灭差别,变成无差别,我们反对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可以肯定,教育资源和财富资源一样永远都不会均衡。只要人还分三六九,差强弱,教育就还会存在天然的鸿沟。只要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有一个环节可以免试入学,并且必须“就近入学”,那学校和房子就不可能完全解绑。只要部分区域还是优质学校扎堆,多校划片仍分高低,那教育资源哪怕打散后,还是会向优质板块聚集。
只要以上这些因素不解决,那学区房永远也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