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双语,在长沙公办初中的地位不用多少,大家都知道。
近日,小编看到《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发布时间是2022年7月6日,一起看看长郡双语的家底和未来发展。
一、过去的成绩(部分摘抄)
1.长沙市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的初中学校。
2.截至2020年底,学校在编教师261人,外派其他校区干部、教师95人。
2020年长郡双语教师外派占比36%左右,外派地点估计以自己的新校区为主,当时只有洋湖一所分校,嫡长子还是有优势,所以长郡双语洋湖成绩比较不错,暂列洋湖第一。
2022年开始,长郡双语旗下谷山、白石湖、雨花三所分校同时开学,外派占比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但是稀释程度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3.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1人、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市级名校长1人,培养市级卓越教师、骨干教师27人。
在编教师261人,十三五期间培养了骨干教师27人,新培养的骨干教师占比超10%,加上老骨干,数量更加可观。有多少骨干外派,没有数据。
4.教师获奖荣誉481人次,教师参与校级以上讲座授课444人次。教育部部级优课12堂,全国各类微课大赛一等奖10个,多位教师成为长沙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团队的“核心成员”。
5.“十三五”期间,学校学生在全市中考毕业综合素质插标评价中五个维度A率连续五年位列全市首位,1570人中考取得全A,升入高中后105人被北大清华录取。
与现在不同,之前成绩全A,就是考上四大名校本部的条件,五年1570考取全A,平均每年有314人考上四大名校本部,20多个毕业生考上清北,厉害了!
6.2019年国内知名教育智库“校长会”发布“2018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中小学百强榜”,学校排全国百强初中第19位。
7.自2016年成为长郡教育集团初中课程中心主任单位以来,组织30多所加盟初中学校开展一系列丰富的教育教研活动。
长郡初中课程中心主任单位,这个地位就类似于初中部了,懂得的都懂。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骨干教师和名师数量不多且影响力不够,还不能满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要求。
这个有点谦虚了,双语的骨干教师相对来说已经很多了,说明以后会越来越多。
2.社会拿学生考试、升学成绩来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影响学校自己的办学策略,从而形成“育人”变成“育分”,“育文化”变成“教知识”的局面。
单纯看成绩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对生源不好的学校不公平。这个问题,每个学校都会存在,这个短期内没有办法改变。
小编认为,从入口看出口是最好的评价方式,就是三年培养对学生的提升,简称加工能力,这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加工能力强对于孩子读书很好,如果都是高起点的生源,进步空间不大,所以很多成绩好的学校反而不会有很高的评价;如果生源起点太低,进步较大,这个教育质量评价能拿到高分,但学校的毕业成绩不一定很突出。
3.集团化办学和初、高中两校区管理模式缺乏经验,目前在校区日常管理中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机制应对校区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开办了4所分校,只有一个出成绩,后期还有好几个分校,以及高中部,管理压力也较大,不过还有长郡本部的协同,可以很快复制成功经验。
三、未来的目标
到2025年,通过政策支持、教职员工努力等多措并举基本构建起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化教育体系,在教育现代化方面达到全市领先水平。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为8个,就是在2025年之前开办8所集团校。
目前,长郡双语已经明确了6所分校:洋湖、谷山、白石湖、雨花、北中心、松雅湖,就只剩下芙蓉区、天心区还没有分校,剩下的两个指标可能就是为他们预留的,值得期待。
2.建设省市级名师工作室1-2个,市、校级名师工作室数量,从1个发展到5个;骨干教师卓越教师人数从27人增加到40人;副高职称人数从36人增加到86人。
这个数量看起来是比较吓人的,不过应该是包括整个长郡双语集团,分配到各个校区之后,就显得没有那么多了,不过首先保证的还是本部的质量。
3.建设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高中校区,在校生规模为1600余人,30个班。
高中校区与初中校区同属一校,同一法人代表,设高中校区执行校长,中层干部、教师队伍统筹调配。
高中校区,力争成为长沙市优质特色高中、区域名校、省市一流且具有影响力的学校。
长郡双语高中部,本部够重视,起点高,教育氛围好,冲击五小(周南、明德、麓山、南雅、市实验)不是问题。
4.研制长郡双语教育集团章程,完善集团校委托管理、对口帮扶等合作模式。
成立“长郡双语教育集团管委会”,组建核心工作小组,全面负责集团校的人事、教育教学等工作。优化集团化办学,合理控制集团校数量增长规模。
确实需要控制,2022年一年开三所,步子有点大了。未来两年爱开两所,扩展的步伐缓一缓,很好。
长郡双语,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