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升小  居住证  居住证办理  自考  工作居住证  北京工作居住证  上海居住证办理,  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上海落户   

上海和江苏高考数据分析

   2023-12-07 上海和江苏高考数据分析上海和江苏高考数据分析400
核心提示:上海和江苏高考数据分析,经常会收到关于上海高考优势的问题,具体来讲,一般是两类: 1.有上海户口或者有居住证120积分,目前在外地一流学校读书,读得还挺好,要不要切换到上海来? 2.我高考志愿填报外地高校,有几分的优惠?

经常会收到关于上海高考优势的问题,具体来讲,一般是两类:

1.有上海户口或者有居住证120积分,目前在外地一流学校读书,读得还挺好,要不要切换到上海来?
2.我高考志愿填报外地高校,有几分的优惠?

和所有升学咨询一样,任何个案都肯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咨询这活,标准答案等于标准错误。

然而关于类似案例的具体分析做得多了,觉得有一些整体认知级别的数据分析可以写下来,供各位思考类似问题时有一个基础。今天这篇就打算干这件事情。

由于我们是做数据分析,因此讲上海高考优势有多少时,就要调用、整理和分析外省的高考情况。这个工作量相当大,条件只允许选择单个外省来做一对一比较。

本文选了江苏,完全是因为它热门。这种热门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上述问题一的家庭,超过一半小孩在江苏就读;

第二个原因来自第二个问题:外省高校在上海招生人数中江苏最高,同时上海学子考虑赴外地就读时,江苏的地域减分很低。

江苏教育考试院出了一套和上海类似的数据,如上图。我据此先来给各位科普一下我们北面邻居的高考情况。

以下部分为数据分析原理,不感兴趣可以直接跳过:

江苏的高考目前依然是我们小时候的那种文理科,3+2,理科物化生选2,文科史地政选2。(这种模式在2021年变成3+1+2,即3门主课+物理或者历史中选1+化生地政任选2)。

江苏2024高考新政是一个巨大的话题,我们这里不讲。单看目前的江苏高考,显然和上海的3+3有很大的区别(小三门是从六门里任选)。比如上海是所有学生用一张一分一段表来描述高考总成绩的排位,而江苏就要把文理科分成两张表。

2022年江苏高考总人数是40万出头(上海的9倍),其中理科(选物理的专业组)是22万人,文科(选历史的专业组)是12万人,其他还有一些艺术体育生。其中理科生的本科率约为68%,文科生的本科率约为41%。做为对比,上海的整合本科率(含所有升学渠道)约为85%。

数据背景的最后一条,是江苏中考的高中率在55%左右,而上海中考的高中率是75%左右。上海中考的普职分流比是靠强制随迁子女只能考职校,不能考高中来完成的。

本文分析时不考虑中考时的高中率,各位脑中记住这个差别就好。

我们用来做两地之间高考直接对比的数据,是考入一所大学,需要在本地的学生中排位的百分比。

比如上海考生要考进复交,大概需要在本地高考中排前4%左右。而江苏考生要考入复交,则需要在江苏考生中排前0.4%左右。

再举一个例子,上海考生要考南京大学,大概需要在本地高考中排前近6%,而江苏考生则需要排在当地的前0.8%。

我们会用上述两个比例的倍数,来测算两地高考生考入两地共同招生的主要高校的难度比。比如复交的难度比大概在10倍左右,南大的则在7倍多。

当然这样直接的数据比较,忽略了两边分母的整体情况。但考虑到江苏经济和教育相对发达,其高考生作为一个整体,和上海差距可能不大,头部甚至更强。也考虑到我们即使想做分析,考生整体之间的对比也没有数据支撑。因此这方面我们不做努力,直接视作可比。

另外由于江苏目前的排位分文理科,因此以下表格中江苏的数据为文理科排位的加权平均。

把两边共同招生的主要高校(跳过了小型高校和艺术体育类特殊高校)全部拉了出来,做了上述对比。

按照上海和江苏高校在上海的招生分数情况,我把学校分成了985、211、原一本、普通公办和民办/独立学院五个级别。注意是级别,不代表某个学校就是。比如上财和上外按照录取分数被我算在了985级别里面,但这两所显然不是985。同理还有华政和上海中医被我算在了211里,以此类推:

我们来一段一段看,先上“985”级别:

我们先上一个整体的观感结论:上海高考对比江苏的优势,在头部特别明显,越头部越明显。至于尾部,你们会看到的。

其次,在这个级别,上海高校的优势还是大。同为华东五校,复交的倍率就是比南大高。如果说这里我们还可以讲感觉南大的确要比复交弱一点,那么在绝对实力旗鼓相当的同济和东南大学上(这两学校连这几年的“弱点”都一致:土木,同为全国top2),同济在上海这个区位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在另一对很类似的学校上显得更为显眼:上财和人大苏州(主力学科是金融学和应用数学)。尽管是分校,人大毕竟是人大,中国经管类专业的霸主,也只是勉强和上财打个平手。

最后讨论下这个分数段最尾的学校上外。看这个偏低的倍率,很容易让人形成“外语专业真的不行了,上外都没有号召力”了的结论。

外语专业目前面临很大挑战是一个事实,我们无意翻案。但具体到上外,其在江苏的分数段位靠后,主要是因为她在当地投放的理科招生数多过文科招生数。上外在江苏文科类的排名约为前1.5%,依然强势,但在该省的理科生里,上外就的确号召力日薄西山。

最后回到外语类专业本身,近年来“主流”社会舆论对于外语类高校/专业的看低,部分自媒体的论调已经深深映入了信息与教育认知相对落后的二三线城市,但在信息更为透明的上海,由部分自媒体所引导的“主流”社会舆论并没有导致一边倒的盲从。
 


上表中华政、南邮、上中医和西浦大学不是211,仅因分数在这个区间而合并制表。

到“211”级别,整体的倍率就下降了很多,平均值仅为2出头。这句话你们也可以理解成在上海考211的概率大概是江苏的2倍。

表格里面最突兀的,如你所见,是一所非211高校:华东政法。做图到这里的时候,我还去反复校对了底层数据,无误。

华政的江苏分数线,理工科是前3.8%,文科是前1.4%,加权平均下来是前2%。你们如果翻回上面看985那张图,会发现这个数和财大一致,仅比华师大、东南大学和人大苏州稍弱。

这显然要归功于华政作为“五院四系”的底蕴,以及长期以来该校在外地考生家长中的伟岸形象。

华政是一所优秀的学校,无疑。但这个超越同济,直追南大的倍率...好像也有点过了?

211级别的高校里出现了第一所在江苏考比在上海考还容易的学校:西交利物浦。

在上海愿意花费高昂的学费支持子女报考中外合作高校,并在未来研究生阶段继续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家长要比江苏多得多,从中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上海升学家庭为子女付出的意愿。

西浦在江苏目前招生人数高达1200多人,的确下探到了对中外合作高校并没有那么认可的人群。相反由于其在上海招生规模较小,且长期出口(申请海外名校研究生)较好,分数一直不低。

这段高校,上海的区位优势就完全显现不出来了。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江苏的211高校从办学实力上来讲,整体还是要比上海的高校强一些。

我以前经常讲苏大是小上大,这次被许老师纠正了,实际情况可能是倒过来。上大的顶尖学科都是社科/艺术类,这太吃亏了。另外苏大有上大十分羡慕的优秀医学院,光这一点这就注定了上大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无法和苏大匹敌。

类似的还有南理、南航vs华理。前两者都直属工信部,优势专业都是国家接下去要砸重金发展的。相比之下,华理学校本身和优势专业,都显得稍弱。华为的校园招聘高校名单里有前两者,但没有华理。这三者在倍率上能基本打平,华理主要还是靠区位优势。

从院校实力来看,江苏这些中上部高校在上海的分数还是偏低的(当下的性价比高)。随着长三角地区交通日益便捷快速,以及江苏各地级市的迅猛发展,未来这些中上部江苏高校在上海会持续涨分,比如苏大超过华理,南邮超过东华、华政,等。


上海和江苏目前都已取消了一、二本,在普通批合并招生。但上表中的学校其分数都在原一本时代的一本线上,211学校以下,因此合并成一张表显示。

到这个级别,上海对比江苏的平均倍率进一步下探到2以内。但同时我们发现这段内上海高校的区位优势完全发挥了出来。段内6所上海高校的倍率高达2.5,而江苏高校则只有1.4。

这个段位的江苏学校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这让考分在此范围内的江苏学子赴上海就读的意愿强烈,最终推高了这几所上海高校的倍率。

但我们其实觉得有几所江苏高校反而因此显出了性价比。首当其冲的是南京医科大学。

南医的绝对实力其实完全高于南大医学院和东南大学医学院,也高于上面提到的苏大医学院。但作为独立医学院,录取分数方面就是吃亏的。这也是他性价比的来源。G大在医生群体的咨询客户里,不止一次听到如果学习成绩只是中上,那么南医是性价比超级高的选择,毕业出来足够为打招呼奠定基础。


到普通公办的段位,上海对比江苏的倍率进一步下探到1.6左右。

这还是区位内有上海电力、立信金融和上海电机三所江苏考生绝对追捧的高校的前提下。去掉这三所,该段位的倍率将进一步下探到1.4。

上海电力大学是国家电网的第一大员工来源高校,这个认知看来在全国范围内已经相当普及。毕竟除了华政这个妖怪以外,本文中上一所倍率超过3.1的高校,要上溯到985级别那张表了。

但我们其实心里清楚,除了那个专业以外,电力大学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也就是这个分数的工程师级别就业力:不差,但也绝对没有奇迹。

本表出现了另一所在江苏考比在上海考容易的上海高校:健康医学院。这部分是这所近10年内才由三所高职合并而来的学校在外省知名度还没打开造成,部分是健医在上海近几年录取分数每年都上涨造成。

健医在上海有很多专业是定向委培,毕业后回到郊区有分配的工作。这在当下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事情。然而对外地生源就没有这种委培,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该校在上海的分数相对更高。


到民办院校这一档,上海几乎就没有优势了。在上海考和在江苏考,排位差别很小。同时段位内的上海高校,也并没有更有优势。

分析基本就写到这里。

 

 

回到开头的问题:

上海户口或者居住证120积分,目前在外地一流学校读书,读得还挺好,要不要切换到上海来?

这种情况下,家庭在江苏读书,一定有在江苏读书的背景原因。各位要思考的就是这种背景,是否足够抵充掉上海的高考优势。如果你的目标是985级别,那么毫不犹豫来上海吧。

如果你的目标是211和原一本,那么要考虑搬来上海的“摩擦成本”,比如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的分居、孩子切换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的损耗、孩子在江苏可以在父母当年的班主任现在的省重点副校长的庇护下一路成长,到上海只能插班到菜小菜中等因素,来判断是否合适。

而如果你是再往下段位的家庭,大概率是留在江苏升学可能会更好一点。

至于开头的第二个问题,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我就无法展开讲了。上述所有分析都是把各高校作为一个数据点来处理,看看热闹可以,但要解决个案实际问题,显然就必须下沉到专业组和专业,否则标准答案就是标准错误
 

联系方式:
微信号:6621335(备注来意)
扫码加微信(备注来意,不然不通过)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9033154号-9  |  京ICP备09033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