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如果本人确定没有修改年龄,档案中部分文件年龄的笔误涂修改不会影响事业编转正。
5岁上小学虽然比正常入学年纪早了一年,但是提前一年入学也是很常见的情况,不存在年龄存疑的问题。
题主这种情况,应该属于档案中最早最先文件上的年龄有过修改,比如说入团志愿书,这就导致手续所有档案文件的年龄存疑。
证明年龄最有效力的两个文件是户籍底册、出生证明。除此之外,档案中不同材料的记录也能对年龄进行交叉验证。
个人档案中的年龄问题属于考公、考编政审环节中比较容易出问题的一环。“三龄两历”作为政审中的重中之重,逢考必审、逢提必审、逢检必审。
一、为什么要查年龄?
年龄作为重要的考察标准,在干部录用、任用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是以45周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并特别要求35周岁以下的干部要有一定数量。干部的年龄一般以35岁为界,35岁以下叫年轻干部。
在政审工作中,经常遇见考生档案中的年龄与本人实际年龄不符的情况。年龄改大改小的情况都存在:
年龄改大原因:躲避计划生育政策
按照原来的计划生育政策,第一胎生女儿,第二胎可以再生一个,所以很多第一胎是儿子的家长,如果第二胎是女儿的话,就会考虑把女儿的年纪改大,妹妹变姐姐,这样一来,就可以符合计划生育政策。
但是,父母给子女改年龄的做法虽然躲避了计划生育政策,但却会给子女的就业带来一些麻烦,很多工作岗位会有年龄的限制,年龄修改并且无法提供真实年龄的证明,在就业方面会造成一些问题。
年龄改小原因:有的是为了提拔晋升、有的是女生为了好嫁人。
典型的例子就是原司法部部长卢恩光,通过年龄造假符合晋升提拔对年龄的限制。
二、政审中如何发现年龄问题
对比验证:档案中不同材料记载的年龄不一样。比如说,在入团志愿书中登记的年龄是1999年,而大学体检表上却写的是1996年。
逻辑倒推:这块主要是从上学、入党、入团的年纪推算。比如说,小王实际年龄是1998年出生,但是档案中登记的年龄是2001年。档案中各种材料上都登记的是2004年上小学。考察组经过倒推年纪发现,小王按照档案上的年龄是3岁上的小学,显然不符合常理。由此引出年龄造假的问题。
阴阳历颠倒:档案中文件记录年龄与身份证上实际年龄差了几个月,这种一般属于当初登记年龄时,把阴历阳历颠倒所致。
二、政审中怎么验证年龄?
认定两大原则:
最早最先:也就是说,根据档案中最早记录年龄的档案进行验证。
认定干部的出生日期坚持最先最早的原则。组织人事部门在认定干部出生日期工作中,如遇干部档案与户籍档案记载不一致,且户籍档案早于干部档案,其户籍档案须经组织人事部门会同公安部门确为真实、有效,方可作为干部出生日期的依据。
不重复得利:如果此前因为年龄已经获得不当利益:例如入伍、入党、上学等,如果年龄修改问题严重,无法认定真实年龄,政审无法通过。
如果年龄修改问题差距不大,找出相关证明,重新认定年龄。
如果超过报考年纪,比如应届生报考选调要求28周岁以下,省考公务员要求报考年纪35周岁以下,因为改年龄之后不符合报考要求,不能通过政审。
三、年龄问题怎么补救?
两种方法:
一:找到户籍底册
二:找到出生证明
对持有《出生医学证明》的新生儿,户口登记机关审验《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后为其办理出生登记。无法核定新生儿母亲信息的新生儿,不能获得《出生医学证明》。对不符合签发条件,未获得《出生医学证明》的新生儿,户口登记机关经调查核实后,依照有关规定为其办理出生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