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文章原标题其实不太准确,这并不是一篇普通的择校文章,注意本文有些内容是新手家长看不懂的,欢迎评论区提出来。下面我节选的几篇公众号推文的作者可以说是上海鸡娃圈的牛蛙父母,ta们对于上海的教育格局以及各种升学路径都非常了解,相比于新手家长或者是混迹于鸡娃圈边缘的家长来说,他们的鸡娃经验绝对值得后来者借鉴。如果想要更了解他们鸡娃的日常,也可移步公众号去关注。
海纳百川的上海教育
首先上海是非常包容的城市,这个包容是家长要有一定的能力和决心,因为上海只要积分120分就可以让孩子在上海受教育,如何拿到120积分,只要正规本科毕业,在加上正常缴纳社保的工作就可以,留在上海并不难,特别现在针对硕士毕业或者上海的四所985毕业都可以留在上海。也就是说你如果想让自己孩子享受上海教育,可以很容易的。所以不用眼红上海的高考,家长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让孩子过来受教育,参加上海高考,欢迎大家过来沾点便宜,俗话说得好,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不用给上海家长面子,提前规划,早点过来。建议从初中过来,先经历一下中考的洗礼。
上海高考是660总分,不是750,这个很多外地朋友会忽略,所以会认为上海高考很简单,不到600就可以上顶校,很不公平。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上海中考、高考没有几个孩子会复读,因为上海复读不能进学校的,除非是病休这类,上海孩子因为家庭收入还可以出路相对比较多,所以中高考如果不理想,就会考虑出去,因为上海的国际学校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上海高考有很多批,竞赛保送、强基、综评、提前批、普通批,相对外地上海多了综评,其实就是(高考分/660)✘850+150,例如我们这次594,折算一下综评的分数是765,然后加上面试的130多分的,综评面试没有笔试,都是面对面交流,复旦是一对五,也就是一个孩子面对五个老师提问。老师根据孩子表现进行打分。复交基本都是通过综评录取,普通批名单非常少。
很多外地朋友认为上海高考简单,这估计是10几年前的印象,随着招生计划的调整,上海孩子进入上海本地985的机会越来越少,招生计划大比例下降,已经是一个趋势,上海本地高校招生人数减少,外地高校来上海招生并没有增加,从竞争的难度上讲是提高的。上海高考试卷从内容上理科越来越偏向全国卷,英语卷语文卷还是保持自己一贯的风格,在上海高考过125分的孩子,如果让她要去看四六级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且是高分通过。上海数学卷看起来简单,但上海的风格是简单题,你做不对应该不好意思,但要过130以上,还是需要努力的,为了给然然多掌握题型,我们也在高二升高三做了这几年的全国卷,除了个别年份的卷子,过135以上也不是太困难,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所以大家也不要想象的差距很大,上海数学卷是基础题简单很多,但压轴题并不简单,还有你在家做,和在考场做,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我们做一模卷可以70多分钟140多,但高考并没到140,这就是考场心态的问题。
上海竞争压力在那几个点?第一个初中选择,初中选择有问题,基本自招进好高中的机会就渺茫了,但进清北复交的孩子里面大部分是自招进高中的孩子,也就是你要出身好。第二个中考,上海中考难度不比外地低,相对很多地方,上海是难的。最后一个点最重要,上海没有复读,在山东河南高考几年是很正常的,但在上海你去打听一下,有没有复读的,也就是上海的容错率很低,一锤子买卖。所以上海小升初家长焦虑度应该稳稳高居全国前二。
上海是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共存的城市,你可以一路鸡血到头,也可以随遇而安的按阶段进行,上海边界感很强,没有人会强迫,上海这个城市的地位,决定了整体的市民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特别这几年放开入户和积分限制,高端人才加入的数量一直增加,这些考一代,大部分是通过自己努力考入大学,改变命运,所以他们整体对孩子教育的教育重视程度非常高,并且他们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多,很多家长可以直接辅导孩子,这也就决定了孩子起点比较高,经济决定一个区域的教育程度,这是几千年的社会规律,很多家长说放开教育限制,内地会秒杀沿海,其实这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前几年衡水参加江苏的考试,战况如何?再看看全国一张卷子的竞赛,稳居前三的是哪些省市?上海是不是一塌糊涂?放开考试,前三年上海会落后一些,但不出三年,上海还是前三,因为可以钞票解决很多问题,外地会剩几个好的老师,要打个问号了。
学生的素质,很多家长说四校八大的孩子都是刷题,死学习,这是家长想象的,上海好点的高中,集中刷题的很少,很多是孩子自觉学习,我一直认为上海前1000名和河南前1000的战斗力相比,不会差的,可能在整体素质上讲会更强点。
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欢迎每个想接受上海教育的孩子加入,与其羡慕不如加入。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智商是没有区别的,大部分的区别是学习习惯和性格培养,这些可以去多听一下,我特别讨厌有些家长前面宠的要死,孩子要风给风,要雨给雨,不想管就丢个手机过去,最后又埋怨孩子不认真,学习习惯不好,其实都是家长自己找的。古人说的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面不陪伴,后期想收果子,基本不可能。
牛蛙不一定后面站着一个牛妈,但一个天天折腾的孩子,后面大概率站着一个不太靠谱的爹妈,要珍惜每一个愿意分享的家长。
对于普娃家长,其实没有必要这么敏感,大部分出来分享的家长是好意,可以去多听几家,多分析现在的政策、招生途径、招生要求,不要陷入自己当初的经验里面,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道路,才是最好的。也没有必要去酸其他愿意分享的家长,总归比你去问别人,别的家长只是淡淡的告诉你,我们从来不补课,从来不管要好吧。对你有帮助就内心感谢一下,没有帮助也就当拓展自己的思路,别动不动就说别人站在教育高点指点江山,与其这样,不如退群,自己去摸索,也是不错的。
普娃的追梦启示录
原创:旭妈;文章来源-雨心教育观。
小旭曾是上宝理科8班的一员,21年自招进七宝实验班,于今年高考,最后在众多offer中,最终选择了港大。
前些天正好看到一篇数据文章总结了2012年读一年级的孩子最后能进交复的比例,达到了震撼的0.76%,正好写的就是小旭这一届,小旭也正好幸运地落在这个档里。
一、起点:普娃+普妈的幼升小
小旭起点真的是普娃,因为他小时候妈啥也不懂,完全没鸡过。小旭幼儿园的时候是在浦东一所普通民办幼儿园,选择原因就是近,在小区对面,因为父母全职,方便老人接送。
到大班时,学校搞出一个外教班,每月3000元,外教沉浸式带娃,我们就选择了。
除此之外,课外就学了一个英语蹦跳班。开心地度过了幼儿园3年。
旭妈是在大班下学期刚开始时才反应过来要幼升小了。那时候,很多民办优秀小学是挑选学生的。等旭妈回过神时,七外(七宝外国语小学)已经截止报名了,扼腕痛惜,其实就算报上名了也大概率考不上,因为没鸡过。
小旭大班下时的进度:语文认字100左右,不能自主阅读,拼音不会。数学会10以内加减法。英语就是蹦跳班水平,没什么实质能力。妥妥普娃吧。
自从旭妈回过神来,迅速报名了几所二线民办,并都参加了面试。面试结果上岸了闵行的协和双语小学精英班(体制内路线的班级,现在好像已经没了)。因为爸爸跳槽工作地点变化,全家搬家到青浦徐泾。
二、快乐的小学生活
协和双语小学是个很不错的学校,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活动很多,经常上台。老师也不严厉,都是鼓励为主。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室门口旁观了几分钟上课,老师提问几乎全班都举手,即使点起来不会答,或是答错了,老师都是表扬的。所以协和的孩子们很爱举手。
本来小旭是一个偏内向、胆小的小男生,在协和的5年彻底改变了性格,变成现在阳光、开朗、外向的个性。
后来在7年艰辛的中学生涯中,孩子心理没有崩掉,一直阳光、开朗,很有可能跟小学期间的快乐和性格上的改变有关。
三、转折:三升四分水岭,还好不算晚
小旭的转变实际发生在三升四的暑假。一个原因是全家搬家进入闵行鸡血区,另一个原因是旭妈突然听说了奥数。
在此之前,旭妈依旧啥也不懂,课外没学任何东西。徐泾那时候没有什么补习班,所以完全不知道还要学奥数。
突然,在小旭三升四的暑假,旭妈听说了XES(很惭愧,之前不懂奥数,连XES都没听说过)。然后去实地看了下,震惊了,这么多孩子暑假在上课啊!我家娃还在傻玩呢,赶紧要求报名,被告知暑假班已满,秋季再来抢报,先约个测评。
四年级一开学终于报上了XES,开始奥数学习。因为没鸡过,只能进提高班,大概现在的A班档吧。当时上面还有尖子班,超常班,集训队。
小旭自从学起奥数,数学突然开窍。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在四上的期中考试中数学得了100分,四年级以前从来没有得过大考满分。全家都很开心,孩子自信心在上升。
四、五年级期间参加了好几次四大杯赛和各种水赛,硬证就是中环杯(当时四大杯赛中最难的初赛)入围,像YMO这种最高就是二等奖。英语当时还有三笔四口,小旭考出三笔三口。五年级时勇敢地尝试竞选大队长,居然当上了,估计小旭人缘好吧。到五年级下,大概在班里算前15名吧,也没有很靠前。
四、巨变:小升初,连升三级
五年级时换了班主任,新来的班主任李老师推荐孩子去报上宝。这是上宝中学第一次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知道上宝很牛,不敢想呀。
但我们家的风格一直是“拼劲自己的全力,努力争取”。所以我们前后报了3个XW班(话题敏感,沿用通用的加密方式,懂的都懂。虽然是过去式,但还谨慎点),包括上宝的。
为了能跟上所有的班,全家总动员,劲往一处使。比如,上午在闵行,下午在嘉定,中饭只能在车上解决,每周末爸爸往返开车70+公里。本来这时候弟弟刚生出来,旭妈还在奶弟弟。为了小旭,旭妈亲自上阵陪伴重要考试,只能给弟弟喝奶粉了。可能是父母的积极努力影响了孩子,那段时间虽然难,小旭却从没喊过苦,一直非常努力。
我们因为鸡晚了,所以并没有通过XW上岸。后来认识了小旭的大贵人然爸,那时候他是我们的带头大哥。
然爸鼓励我们填志愿的时候冲上宝,放在第一志愿。虽然到了最后民办面试时大部队已经上岸,我们坚持到了最后,在门马上向我们关闭时挤进了上宝。至今记得当在办公室里接到上宝招生老师打来的录取电话时,我开心地无与伦比。
上宝在6月时对预初新生进行了分班考。可能是因为小旭一直没上岸,一直在积极地刷题准备,所以当通知分班考结果时意外地发现小旭考入了上宝8班,这届唯一的理科班。
本来觉得能读上师初(报名前已得到上师初的口头承诺,现在改名为尚师初级)已经很好了,没想到进了上宝,还进了8班!连升三级啊!小旭同学的自信心暴涨。
回想以上这段经历感觉我们异常幸运,这里再次感谢热心的然爸。
最近参加旁听了几次雨心老师的咨询,感受到现在这个升学节点的要求和模式已经和小旭当时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由于通道大幅度收窄,对孩子的能力要求要比我们那时候高很多,头部卷的程度也比我们那时候激烈很多。比如现在这个节点对英语的要求,何止那时候的三笔四口?
所以我看到咨询中有不少孩子因为启动太晚导致完全来不及,按照小旭当时的水平,放在现在肯定是去不了上宝这样的学校的,那后续的升学的结果就肯定不是现在这样了,下一篇我可以对比两个案例来说明。
所以很大程度上小旭是吃到了时代和升学制度的红利,那时候的路宽。
五、痛苦的坚持
我说小旭是普娃,肯定有人会觉得我在凡尔赛,但真的没有。
从初中开始我们身边就高手云集,所以一直不觉得孩子厉害。给大家一个数据感受下吧,据不完全统计,小旭初中班级同学大致~70%进入S档高校,高中班级同学70%+进入S档高校。(S档高校指包括清北交复,华五,港大,人大)。
在五升六那一年,您孩子能考上什么大学,已经大概率决定了。
进了上宝8班,战战兢兢,因为很多牛娃是很早就提前录取的,小旭属于超常发挥了才能跟这些牛娃做同学。一开始的6年级可想而知被碾压,到6下一次期中考试时考了班级倒数,年级200以后了。因为上宝8班只出不进,连续2次年排200+就要转去平行班了。
痛定思痛,老父老母积极介入帮忙。我们一边找老师一对一补课,一边心理上安慰及鼓励,一直陪伴着孩子。孩子很争气,在七上大考时终于艰苦的追上大部队,上升到班级中位。
小旭在理科方面还是有一定天赋的,课外还考进了业数(当时官方组织的数学课外提高班,现在据说已停办。价格极便宜,而且老师都是大拿。需学校推荐去考试,全上海好像招360人,年代久远,万一记错了请指正)
还有业物(也是官方组织的物理课外提高班,现在已停办。如果考进前60人的A0班,自招非常有利)。
一直到初三,孩子虽然不稳定,但再也没掉出过年排200。初中一般不会明确告诉你年级排名,只会告诉比如年级前50多少分,前100多少分,家长自己对号入座。
六、初升高:过程曲折,最后关头成功自招上岸
小旭在经历过初三的高压后,高三反而很淡定,所以初三的紧张还是值得经历的,因为要走自招,初三整年不停地切换重点,先是一模,再是自招,最后中考。难度和范围都不一样。
新初三的暑假,我们就开始为一模做准备,加入了然爸的刷题班,那个暑假的酸爽至今难忘。
因为在上宝,初三上的考试的机会还是有的。很可惜,小旭向来都不是一击而中的孩子,接连错过好几个机会,迟迟没有上岸。
我们一直在然爸的刷题班里坚持刷题。直到最后参加自招裸考前,都还没有拿到任何offer,此时班上已经上岸一半以上同学了,所以,孩子的压力是很大的。
下图是在中考后的谢师宴门口放的今年这届上宝8班自招战绩。我记得最后只有7个孩子在中考前没有上岸,压力很大地去中考裸考,最后还有裸考进上中的。
最后,初三下的5月,小旭上午参加了七宝自招考试,下午参加了华二紫竹自招考试。
最后在七宝的自招考试中考入前30名,承诺进实验班,开学后七宝还给了3000元奖学金。华二紫竹考到了第一名,去哪个班级可以任选。所以孩子还可以选择是去七宝还是华紫。又是经历一番家庭讨论,最后决定了去七宝。
小旭那年是中考旧政末年,自招名额是现在的三倍以上,比如七宝当时有200多个自招名额,现在只有60个。
所以不禁再次感叹他赶上了时代红利,放现在他真不一定能自招上岸七宝。
七、高中:不稳定,但最后发挥出正常水平
在七宝,小旭的成绩不算很稳定。年级排名最高到过17,可以冲击清北。最低到过200+同济不保。中间还经历了疫情在家上网课,总体还算自觉。
但是进入高三开始小旭有点叛逆,经常要打游戏。这可能是男孩子中学阶段都要过的一道坎。虽然叛逆来的比较晚,但正好到了重要关头啊,老母亲还是很担心的。
不过我们家有个很大的优势,亲子关系很好。孩子即使到了这个年纪叛逆了,还是愿意跟父母沟通的。所以即使高三经常打游戏,说好了自己控制时间,我们也就不干预孩子了。并没有因为打游戏的事情弄得鸡飞狗跳。后来回想高三一年孩子总体压力不大,很淡定地去参加高考,可能跟打游戏放松了有关系。不是鼓励打游戏哈,只是用我们的故事给大家一个参考,如果孩子偏要打游戏,父母稍微看管松点是否更好些。
总之,亲子关系很重要,不要因为学习的事伤害了亲子关系,得不偿失。
最后,高考出分达到交复档,我们全家都很开心。满意了,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12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虽然起步时我们都是菜鸟(孩子和家长都是),但走到这里回头一看,哇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金字塔靠顶尖的位置,就是开文说到的进入上海市前0.76%。
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踏踏实实,非常努力,惊喜不断。因为一直觉得自己和孩子都很普通,没有订过高不可及的目标(比如清北),所以对K12的终点是满意的。
从‘普娃’到985的成长之路
文章来源于雨心教育观,作者典爸。典典整个升学过程一直在头部前20%的“牛娃圈”,升学路线是七外-闵华二-曹二德语班,今年的高考分为985档。欢迎关注典爸的公号“从花儿到草儿”。
一、幼升小
典典幼升小的事情,典妈一直很关心。在妻的指导下,我被动着进了状态。当时典妈最心仪的是世界外国语小学,因为只要跟住,小升初时压力就相对小,可以直接上世外的初中。一方面受妈妈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其最要好也最崇拜的乐乐小朋友影响,典典一心憧憬着想去世外。有一次上楼时遇见五楼的叔叔,问典典准备读什么小学,典典很响亮地答道,“世外”,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难度。
就这样幼儿园大班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决战的最后时刻。
3月19日,七宝外国语小学在其网站上贴出了通知,让家长去进行预约登记。
于是3月25日周日,爸爸骑了个小单车飞奔去学校进行了登记。
4月5日,收到七外的短信,通知去领取招生接待登记表。
4月7日,又骑个小单车去七外领了表。
坦率说,这个招生接待登记表的填写可不轻松,绝对是一个费心的事。去网络上搜索了一下,看看往年家长都是怎么填的,发现其中颇有笑点,不过总还是有一些可以参考的。参考着网上的信息,填完了登记表。记得其中有一个问题是问是否提倡早期教育,我们没有勾选,典妈是不主张早期教育,我则觉得应该是重视而不是提倡。
填完表,就是平静等待交表的日子。其间我跟着典妈开始关注网络上幼升小的消息和动态,因此而开启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
4月15日是七外交表的日子,那天下午全家一起出动。我们带着典典去七外交表并预约参加推介活动时间。这个所谓的推介活动,其实就是后来的开放日,一方面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同时家长还要填写调查问答表,另一方面就是对小朋友面试了。
我们预约了4月21日周六下午的推介活动。终于在等待中迎来了第一个关键时刻。到那天典典上完围棋课,在KFC简单吃了个汉堡便跟着我去了七外。到七外,已经有很多家长和小朋友了。七外的面试是分组进行的,约十个小朋友一组,面试的题目有语言模仿、计算、听故事答问题、跳舞做操等。很快典典结束面试出来了,我问他考的怎么样,只说还行,但说不清楚细节。不过,典典考完出来还是很开心的。我和他妈妈就只能通过论坛的信息略了解情况了,按着论坛的信息找典典再次核对面试的情况,依旧是个说不清楚,也就无从得知到底面试的何如了。
接下来是继续等待,到5月3日晚间,论坛上忽然有贴子说有家长收到入围通知了。看到这消息,心头不禁一紧。赶紧仔细读完全贴及跟帖,未能有明确的证实信息。冷静下来再仔细看,原来却是去年的贴子,只好自我安慰了一下便睡了。谁知一早醒来翻看论坛,就有明确消息说七外已经开始发入围通知了。这下子心情陡然就开始紧张了。表面上我依旧平静,其实心里却是一直想着这事情。心神不定地上了一会儿班,终于在上午9点42分,手机咚地一响,七外的短信来了,“亲爱的家长:首先,恭喜您的孩子可在我校‘入围确认验证’了!请您于5月12日(星期六)上午10:00带领孩子来校办理报名手续,若逾时则视为自动放弃,望您予以配合!届时,需带好相关证件材料,详见http://qbwgy.mhedu.sh.cn/上的<入围验证所需材料须知>。收到请直接回复,并注明孩子姓名,谢谢!上海市七宝外国语小学”。雾草,我这心头是一阵激动,立即就把这消息告诉了典妈。总算是半只脚跨进了七外的校门。
在七外的择校进程紧锣密鼓推进的同时,徐汇的学校也进入了流程。
逸夫小学校园开放日定在了4月29日,那天下午爸爸妈妈带着典典去学校了解情况,整个过程里典典最感兴趣的就是做陶艺了。
徐汇的民办小学报名统一通过网络报名,限报两所。于是考验智慧的时刻到了,因为是志愿是分第一第二的,如何填报便又是一番再三权衡。典妈最心仪的肯定是世外,但这也是最不靠谱的。逸夫则在开放日明确说了优先考虑第一志愿。逸夫和世外在徐汇犹如清北,若不能平行志愿,几乎就等于只能选其一了。另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爱菊小学。
问典典怎么报,典典首先就问乐乐报哪个。不过典典的耳根子比较软,在爸爸妈妈很耐心地详陈利弊之后,典典接受了爸爸妈妈的建议。最终决定放弃逸夫,同时稳妥起见,第一志愿填爱菊,第二志愿填世外。
学校选好了,接下来报名表的填写。其中需写一段小朋友的自述。一方面字数有限制,一方面还须尽量展现典典的优势,这文章不容易写。我起草了一份,和妻讨论了数天,几易文字,直到最后时刻才定稿完成报名。
报名提交得晚,却不乏好处,正好就把面试时间给错开了。
最关键的日子在5月12日,上午9点七外二面,下午2点半爱菊,3点半世外。 七外的二面很简单,家长填问答卷,问题有名字谁取的,有何含义,谁负责教育孩子,对孩子最担心什么,最感到自豪是什么,为何选择七外等。然后是审核户口本和体检结果,就结束了,整个过程表现不错,坐在我边上安静地看着绘本。
下午爱菊的面试也有家长问卷,为什么选择爱菊,花多少时间陪孩子,对孩子作出评价等。小朋友依然是考试,形式有区别,考察内容和七外差不多。典典说考的还行,就是拼图没完成。
世外则纯粹考孩子,典典考完出来非常的开心,说题目都做对了,认为自己是那一组小朋友中表现最棒的。家长休息区略显嘈杂,世外王校长向家长们略介绍了招生情况并安慰大家没录取也没关系。
接下来的一周,我们可谓心神不宁,典典则已经没事人一般。爸爸妈妈始终关注着论坛消息和手机来电。
5月14日那天我请假在家陪典典。一早,论坛上就有消息说是世外已经开始通知二面,于是我就全天候盯着论坛消息但更新。中午12点13分,我还正在浏览呢,这时手机响了,来电号码021-54043057,是爱菊的。其实我心里很希望是世外打来的。接起电话,爱菊的招生老师说典典已经被第一批被爱菊小学录取了,问我们去不去,我当时大概是脑子短路了,有点晕,竟然回答说问一下典妈再说。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犯傻,直接先说去就是了。大概那时一直在期待七外和世外的电话,突然来个爱菊的电话,就没回过神来。我立即通知典妈,她也是没想清楚,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回过神来,认为须先应下来再说。我就开始回拨电话,但始终占线,我又打另外一个咨询电话,终于打通了,是另一个老师接了,语气非常温和,问明了典典的情况,作了记录后说是请放心会转告的。不过我依旧还是不放心,继续回拨54043057这个号码,总算是拨通了,赶紧说明了情况,这个老师也是非常有耐心,简单说了些注意事项,说录取通知周三寄出,到时注意查收。挂了电话,我其实还是有些担心的,怕刚才的折腾有什么影响的话,万一把这个保底的给搞没了,那就罪莫大焉!
随着世外陆续发二面的消息,典典进世外的可能是越来越渺茫,我们也只能寄希望于七外有结果了。只是七外是相当沉得住气。5月15日周二早上起便有家长在论坛发问,陆陆续续地有很多家长或开新帖或跟帖地发问,气氛直接被拉了起来,紧张的气氛持续了一天是P也没等来。第二天也就是16日一早,有帖子说收到七外的录取电话通知了,典妈还特意提醒我注意手机状态。为了确保手机是畅通的,我还立即用座机拨了一下,确认手机能振铃。看着论坛上不断有家长发布喜讯,心情也是越来越忐忑,但直到下班,依然是没有消息,心头虽仍存希望,却颇为失落。下班路上,只能斜靠着地铁车厢壁,默默不停祈祷。
下地铁后走在回家路上,这时约六点三刻,手机响了,是妻打来的,说刚接到七外的电话了,典典被录取了,欧耶!心头一阵激动和暗喜,回到家中,克制住了没有和典典说。
经历了短暂的喜悦之后是艰难的选择,我略倾向于七外,妻则相反,其原因是担心典典承受不了七外非常之严格的管理。我们为此一条一条列出七外和爱菊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也再三和典典探讨交流,直到最后一刻,我们还是非常犹豫,很担心作出一个错误的选择。最后典典说要不抓阄吧,于是就抓阄,抓了个“七外”,典妈说要不再抓一下,这下成了“爱菊” ,只好再来第三次,“七外” 。典妈仍是有些担心,再次问典典,典典倒是很干脆,就七外了。
最后,我们去七外办理了入学手续,办完出来就立即通知爱菊说放弃了。当时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也相信典典能够适应七外的生活。现在回望典典的小学生活,确实是个正确的选择。在这里有幸遇见了很多优秀的家长和孩子,也有幸孩子遇见了吴奶奶这样优秀的校长!
二、小升初
写了升小学记,再来写写升初中记,这个其实很不好写,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比如火烧植物园,再比如吴奶奶的卸任,也冒出了很多新名词。时间已过去了七年,当时紧张又纷乱,如今却回忆多已模糊,再不记录点什么大概就越来越淡直接湮灭在过往中了。借此文因着典典的路径回顾一下当年的小升初之路。
四年级最后一次期末考试结束,典典拿回来一张红单子,我拿过一看,原来是获得了最佳进步儿童奖。年级排名从年级209名前进到了年级19名。按说这不是坏事,只是典典拿最佳进步儿童奖已不是头一回了,这过山车式的行情着实考验心脏。
期末时还发生一件事,那就是风闻吴奶奶要卸任,家长顿时紧张起来,一番风波过后,吴奶奶暂时仍是校长。随之进入了暑假,开启小升初模式。闵行一哥的小五还算靠谱,就是报名不易,大清早天没亮就得去排队,而且还只收现金。小五其实不教什么东西,但考的很难,其实就是为了选拔。第一次考,典典考得很不错,成绩很靠前。后来几次么,就不咋样了,连过山车行情都没了,直接在谷底徘徊。老父亲不免着急又有些无奈。这小五班读的是可谓:腹有奥数气自华,不负如来不负卿;学霸读来仙附体,学渣翻书泪盈盈。
开学后,我就去找在教育界的高中师姐取经。师姐跟我说,小升初么必须要结合高中一起考虑,比如目标上中么就得首选华育,目标华二么首选嘉华二或闵华二,目标七宝么首选文来,然后又说华二和七宝不错的,你可以考虑一下。我听了后,心想华育就不奢望了,至于文来,奈何典典的成绩不突出基本也是没戏,大概嘉华二和闵华二可以试试,尤其是这个闵华二就在闵行,典典幼升小时我还曾留意到关于闵华二的报道,号称是家门口的好学校。当时闵华二的第一届毕业生已经出炉,非常不错。但是因其地太偏,依旧热度不高。于是我决定还是主攻闵华二吧。当然,其实也谈不上主攻,基本就是海投,华育、世外、大小西。。。甚至还填了民办莘庄初中。只是投出去那么多简历,也没有任何回音。五年级的寒假过去了,减负开始了,四大杯赛成了四大测评了。教委还特别强调严禁收取简历证书和严禁笔试选拔。
只是家长是这么解读的,严禁收简历,但没说严禁投递简历哈。于是么。。。在小升初紧锣密鼓推进的同时,吴奶奶终于也卸任了。
进入三月份,各初中开放日接踵而至,但参加开放日首先得抢到预约单。于是一波骚操作就出现了,3月15日凌晨刚过零点,沪上众多家长坐在电脑上刷开放日预约单,结果服务器瘫了。我折腾到一点半,P也没有。清早说是服务器修复了,八点又开始一轮抢单,这回有进步了,跳出了验证码,输入验证码点击确定后,跳出一弹窗,“等待600秒”,等啊等,然并卵,直接崩了。于是从头开始,依然是等待600秒。。。如此往复,折腾了十多分钟,页面反馈看,已经400多个号没了。
这正是,四更睡,五更醒,起床立马来刷单,我本将心向明月,明月说等十分钟,然后,特么就没了然后。。。。及至中午时分,总算成功刷到闵行一哥的开放日预约单。现在回头看,大概根本不用去刷,小五班都被涮下来了,参加开放日也是白给。有了预约单,就该准备一下了。说是开放日,其实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开放日集中在周末两天,撞车不可避免,还得根据预约单时间统筹安排衔接。几个同学家长还分工合作来安排接送带领。即便如此,因着时间冲突,典典并没有去文来,其它的基本都去了,其中世外如果人在现场是可以根据实际临时改约时间的。
公办初中的开放日安排在3月18日和19日两天,比民办初中开放日提前一周。闵华二因为是公办,安排在这两日,我们接到电话通知让18日上午去参加开放日。当时典典的很多同学都不了解闵花儿,因此也都没有预约,我在现场看到可以直接凭电子学生证登记并参加开放日,就立即通知班级其他同学来赶场。从闵华二出来,典典开心地说我表现很好。说是有个问题是,“为什么想来华二?”,典典说他回答“因为华二是个好学校,能够助力我将来读清华!”我听了哑然失笑,心想答得不错,只是这清华太难了。典典在路上又跟我说很喜欢这个学校,因为看到食堂菜谱上有“寿司”字样,只是终其在闵华二的四年,他也没在学校看到有寿司,这其中的迷雾现在是再也无法澄清了。
公办开放日那两天还发生了一些事。比如杏花村酒楼的Hope杯活动。此外,还有一个更冲击人心的画面,这事发生在市西中学,有位妈妈据说是未带电子学生证,但来不及赶回去拿了,再三求情无果后为了让孩子进去参加开放日活动直接跪地求情了。
借问杯赛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伤心一跪开放日,可怜天下父母心。
从闵华二开放日回来后又过了几天,老师来电话说典典“表现不错,邀请其参加3月25日的体验课活动”,民办开放日偏偏就安排在25日和26日,这个体验课和民办开放日冲突了。回头看这种冲突其实就是表忠心。由于文来号称开放日可以小朋友不来,于是我们就决定先去上宝,上宝出来后兵分两路,典妈去文来,我带着典典去闵华二。
此外,我们参观了华育,对于一哥,我们不敢想象,就是去看看,典典参观完说这学校有种泰山压顶的感觉,“我夯不住这气场,不能来这里上初中”。我心想你想来还来不了呢。我们也奔去了嘉华二,至今印象深刻的就是何校长那句话,“曹二是所好学校。”嘉华二的开放日回来后也没有任何下文。还去上师初做了一套题,这学校最后给了我们承诺,不过我们还是弃了。
3月27日晚十点多,我已是迷迷糊糊准备睡了,电话响了,是闵华二老师的话,通知第二天早上去学校谈一下,确认一些信息。哈哈,上岸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赶去了学校,签了粉单。从学校出来,心情特别愉快,终于到浅滩了,就等最后登陆上岸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真的是很长的等待,中间我们不仅去了几所学校,还在线目击了火烧植物园,同时过了美好的六一,并经历了毕业季,和贝爸还有老马一起安排了两次毕业旅行,只是这等待确实够长,等得心中不免忐忑。
参加上闵外开放日的时候,偶然结识了后来成为典典同班同学的家长,于是被拉着进了一个闵华二群,相互抱团支撑到七月的某一天,终于等来了电话,通知9号去学校报到。
如今回顾小升初的时光,有一种“金沙水排云崖暖”的感觉,虽然开局很一般,甚至有点糟糕,但结局还是不错,早早上了岸,可以相对心情放松地度过小学的最后时光。幸得彼时华二附初没有如今这么热门,典典这种普娃还有机会上岸闵华二,在此必须特别感谢华二附初对我家典典的厚爱,也感谢华二附初曾经教过典典的老师,以及同班同年级相互成就的家长与孩子们。
三、中考
2019年末的一个下午,我和孩子妈妈应邀来到学校,和年级组长以及班主任老师深入坦诚的交换了意见,结论就是典典同学已经在市重的边缘了,再不采取措施,区重可能都危险。那怎么办,就是准备在学校附近租房走读,家长配合了学校来抓学习。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租房还没落实,疫情便来了,只有在家上网课了。待疫情结束了,租房之事也不了了之了,但不管如何还是特别感谢学校老师及时的沟通和对孩子状态的关注。初二末历史考了29分,期末考试成绩略有回升,保住了在分层教学的B班位置。就这位置,作为家长也没了自招的想法了,暑假里一方面按着学校节奏,该干嘛干嘛,同时还找然爸安排去封闭背了两周英语单词,每天过关660个单词,不过关不结束,这个至今被典典称作魔鬼训练营。回头再看时,其实当时除了背单词还应该去宝南路找然爸带着刷题的。
开学了,很快就是期中考,孩子的年级排位进一步提升,到了50名左右。同时典典对于即将到来的中考也有了紧迫感,我们也没给太多压力,主要就是多鼓励。之后校内有几次华二的自招机会,我们都没有冲出来。很快推优的名单也确定了,我们家综合排名么差了那么一丢丢,也就不多想了。当时还曾想过去华二的国际课程班,出于优先体制内考虑,还是不考虑了。到11月底和然爸联系时,然爸就问典典周末有安排没,我就实话实说除了学校作业没有特别的安排,然爸就说那你带典典到我这儿来做做题吧。于是就连续数周带典典宝南路,第一次去的时候,然爸特意放慢了节奏去凑典典,结果么显然是很受打击的,对比上宝的几个孩子,典典不仅做的慢而且得分率也一般,反正就是灰头土脸的,不过还是坚持着每周去做,直到一模考。对于一模考其实我没抱太大希望,等到成绩出来,我都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班级第六年级第二十九,这个进步非常显著,区排位也不错,在5%多一点,让我觉得有希望可以试试自招了。典典自己也很兴奋,周末回家的时候在路上就跟我说,“我有信心了,我要去然爸那做题!”于是寒假的时间基本就是在然爸那里做题,其实然爸的那个训练是很辛苦的,从早到晚全科训练,虽说辛苦,也是有收获的,直到现在,典典说起然爸的训练方式,依旧是“靠谱,但太虐有点受不了!”因此寒假后也没再去宝南路了。
在此期间自招一直是紧锣密鼓在进行,各种暗流涌动,我们也联系了很多学校,同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登记信息的机会,但是然并卵,没有任何讯息。不过典典的成绩确实是愈发稳定了,到二模考到了年级20多名的位置。这阵子然爸都不敢来问我,担心我焦虑,其实我已经坦然了,因为根据包括一模二模考在内的历次全科考成绩估算的中考分数在710-715,最可能的分数就是710分。当时各大公号都在测算新中考的分数线,测算的七宝分数线是711左右,按这个测算,我家显然是没戏。只是我不信邪,按着自己的思路测算了分数线,七宝是705,紫竹707-709,于是我就有充分的信心相信典典上个紫竹没问题,差一点也是读个七宝。同时测算了最坏的情况,闵中是妥妥的。回想起一年多前的情形,我也已经很满意了,和孩子聊中考就是给他打气。
当然孩子依旧是有压力的,住宿的几个孩子陆陆续续上岸了,看着同住的小伙伴一个个上岸,典典嘴上不说,心里其实很紧张。在此期间根据高中的回应,我们拿到了紫竹、七宝、建平、南模、位育和曹二的反馈,应该是可以去参加最后的自招考,能不能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就看实力和运气了。因着时间的冲突同时考虑梯度,我们报名时选择了华二紫竹和曹二,当时我自己的感觉是,紫竹没什么戏,但曹二基本是可以预录的。自招考之前还抽时间和典典聊了聊,让他想想若是预录了曹二该如何选择。
华紫的自招考后,典典最要好的小伙伴被老师叫了出去,典典很敏感,立刻意识到了什么,小伙伴预录紫竹了,他依旧要继续拼中考,不免有些难过,同学家长反馈过来说典典当时哭了。晚上打电话的时候,典典确实也是说着说着就哭了,我安慰鼓励他不用担心,紫竹我们裸考也能考进去的,而且曹二我们也有八成的把握。同时也及时和学校老师作了沟通,一起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孩子调整好状态迎接中考。又过了一两天,午饭过后,曹二来电话了,确认了学生姓名后告知典典被预录了,可以任选班型。我第一时间跟然爸发了消息,然爸回电我问了一下,很干脆,那就曹二德语班了。然爸其实把典典当自家孩子看待的,电话末了,说了一句“我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同时我也告诉了学校的老师,学校老师一方面替典典高兴,一方面又觉得略有些惋惜。
周末典典回来后,和典典又严肃聊了聊,我和他妈妈的意思是差不多就行了,不折腾中考了。我也大概对比分析了曹二实验班和紫竹裸考生源整体上出路的差异,可以说几乎相当,特别是2020年曹二的高考数据是非常出色。其实之前和我一个师姐也聊过这个,我师姐的意思是只要别太差的学校,未来出路关键还是孩子自身的因素。典典其实也是个保守的孩子,虽然对华二有很多不舍,最后还是选择了曹二。
到七月,分数出来了,果然是710分,分数线也出来了,七宝704分,紫竹708分,一切皆在意料之中,因此不觉惊喜,亦无什么遗憾。
故事就讲到这里,相信各位大概也可以明白什么情况了。回顾中考,其实很考验家长的心态,一方面要沉得住气,家长是孩子的压舱石,既要及时舒缓孩子的压力,又要合理引导孩子的目标,还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另一方面要时刻关注各种信息,准确给孩子定位,及时抓住合适的机会,该上岸就上岸,没什么可以犹豫和后悔的。
四、高考
典典就读曹二德语班,拼着实力进了DSD2班,又拼着没实力出了DSD2班。解释一下就是,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从零基础拼到了DSD B1,因着口语分数未达到继续读下去的门槛而退出了DSD2,虽小有遗憾,却有点塞翁失马。因为过了DSD1,留学德国的大门已经打开,仅需通过预科考且高考分达到70%即可前往德国攻读公立预科。接下来的学习已无德语压力,可以更多的投入到高考准备。
高二结束的时候报名了亚琛工大本科直通车项目,顺利入围,并在10月份的德适考试(TestAS)中顺利通过达到入学要求,11月份的面试表现也不错,如愿在12月拿到了亚琛工大Informatik专业的预录取。这个预录取就奠定了后面高考的基线。
由于不在DSD2班,按往年学校政策,DSD1班的学生是无法参加综评的。根据2020届家长格爸的说法,但凡需要材料盖章的,都参加不了,因此提前批的那些新型学校,比如上科大,我家直接选取了忽略。临到综评报名了,我家也没去关心。这时却迎来了一个新变化,学校鼓励所有人参加综合评价批次报名,于是赶紧整了整资料把名给报了。至于上科大的校测,肯定是错过了,不然大概直接选择上科大就不用折腾了。
相比然然和小旭,我家的高考之旅平淡无奇,唯一的兴奋点在高考一模,考出了年级排位5%以内的好成绩,于是就有那么点冲击复交的小憧憬了,然俄,春考直接来了一击重锤,打回原形,英语考得极烂,必须再战。这时就不想复交的事了,老老实实为荣誉而战。
因着亚琛工大的预录,典典的状态始终也是不愠不火,原本寒假要好好准备雅思的,实际呢也没花功夫,导致最后在三月份仓促应战,胜在运气很好,考了一个不错的分数,这真得感谢当年吴奶奶给打下的底子。
高考日渐临近,气氛却依旧没那么紧张,几乎没什么高三的感觉,用典妈的话,典典就不像个高三学生。甚至等级考前三天,典典还花了两天时间去看漫展听演唱会。
直到最后的大限来临,典典是略有些紧张的,尤其是英语。我没什么压力,重点也是给典典减压,让其轻松上阵,因为后续无论是综评抑或普通批次,哪怕有大的失误,录个上海大学总还是可以的。即便糟糕到只能录上海理工大学,分数也是足够去德国留学。
考完,终于要出分了,有那么点小期待,却并不紧张,成绩中规中矩,符合预期,读个同济或华师大没什么问题,专业也不会太差。
才出分,交大复旦就分别来了电话,有点受宠若惊,不过咱也是有自知之明,真要能录复交,大概也是医学院,还不可能是临床专业,目测临床怎么滴也得590+吧。
交大的朋友力劝典典报名交医,理由是交大的平台不一样,还可以考虑转专业。为此也和典典作了深入沟通,但最后依旧是选择放弃。典典不想去拼命卷转专业,又不喜医科,作罢。
典典的目标非常清晰,那就是只考虑计算机相关,这么一来,志愿填报就很简单了,复交肯定是没戏,华五也是够呛,只能是同华这档。虽如此,志愿还是得从清北开始填起,志当存高远嘛,嗯哼!平行志愿几乎是清一色填了计算机微电子相关的大类,只在上大之前加了交医的医学检验,想着真若是连华师大都读不了的话,就争取收藏一份交大的录取通知吧。
参加了同济的综评,面试分数一般,并没有下文,只能老老实实等待平行批次。终于投档线出炉了,一看同济没戏,再看东南也没戏,掉到了华师大,心想那就华师大吧,典典可以和他初中的老师们去做校友了。未料再往下看,原先一贯高出东南数分的华科竟然比东南低了,于是被华科截胡,直接华师大变华科大,地铁换高铁。
7月21日,华科大官微说上海普通批次录取完毕,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查询依旧是没有结果,但在华中科大官网已经可以查询到明确的录取信息了。典典姥爷一看录在武汉了,就迅即回话问典典决定去哪里,言外之意大概是选武汉吧,离姥爷近,没事了可以常回姥爷家看看。
那么左手亚琛,右手武汉,向左还是向向右?
为了子女教育而移民到上海值得吗?
原创:G大成长论-「真实教育故事」
从苏州到上海
2022年9月,我们从苏州转到上海读书。今年姐姐在中考里被一家市重点录取,庆祝之余,我们家庭一起慎重的做了一个决定:姐姐留在上海读高中,弟弟返回苏州读初中。
G大有个帖子专门分析过江苏、上海的高考,我身边也有很多人会咨询我江苏转学到上海的流程和信息。这三年,我们从苏州园区到上海黄浦,再从黄浦转战到浦东,经历了苏州的小升初、上海的小升初、上海的初升高,对2地3区教育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也越来越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孩子想要什么。
所以,我想把我们的经历写出来,给外地转学到上海的家庭一些真实、客观的信息,所有的选择没有对错,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
限于眼界有限,我们仅仅感受了苏州园区、上海黄浦、上海浦东的个别学校教育资源,可能会以偏概全,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感受,请相信自己的判断。
上海户口
2021年女儿就读于苏州市前十,区排第二的初中,成绩大体排在前15%左右。进入初中后作为家长,开始更多关注中考、高考信息,一关注吓一跳,江苏的高考真的有点地狱。
爸爸在上海工作了4年,似乎可以想一想到上海读书有没有可能。于是2021年10月份我们开始思考怎么能够拿到上海户口,咨询了很多中介机构,报价10万-100万不等,感觉落户难度挺大的。
顺着中介信息,我开始研究落户政策,看看有没有哪条政策可以快速搞定上海户口,最后我们自己DIY,0成本,选了外企高管+3年纳税这一政策,6个月落户公示,这是非常顺利的一个过程。
友情提醒:上海的信息差极大,要充分了解信息,不要轻易听信中介、黄牛信息,要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思考,不懂就多问几个中介,然后汇总信息。
落户
人才引进公示了,我们来不及买房落户,只能暂时先落集体户上。那么落到哪个区呢?
经过我家爸爸非常努力的四处打听询问,非常自豪的告诉我:我们就落到黄浦区吧,这个区可是中考天堂啊,然后我们就这样听了众人意见落到了黄浦区。
这个选择的结果下文告诉大家,都是后悔的眼泪。
友情提示:你周边的朋友、亲属给你信息都是他们听说的、他们视角的,根据二八原则,80%信息对你未必有用,甚至可能反作用。
还是要从知乎、G大、有过亲身经历的家长们去了解信息源头,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什么适合自己家娃,当今社会,对家长独立判断的能力的确要求很高。
选学校
女儿开学读初二,转学似乎迫在眉睫。我家爸爸找了上海所有他能问到的资源,就想给俩娃找个好学校,教育局的啊、派出所的啊、黄牛啊、中介啊,各种请客、吃饭、陪聊。
事件、精力、费用都砸上去,却眼见6月底的转学期即将过,俩娃学校还是没着落。
一直淡定的爸爸也开始有些焦虑,那一段的日子真的不好过,每天都在等各种信息中煎熬。
也有某中介保我们进某小学、某初中,我只能呵呵,保的学校似乎和统筹分配的学校也没啥大的差别,何必花这个冤枉钱呢!
但是我知道我有两个苏州朋友通过某些渠道搞定了不错的初中,中介可用与否,我只能说慎重选择吧!
7月份,我开始研究,黄浦哪些小区对应哪些统筹学校,并开始自己在黄浦教育局走入学申请流程。
8月26日,上海学校突然电话我们去学校提交转学资料以及完成入学测试。两所统筹安排的学校还算满意,姐姐的初中至少还能算某个梯队的,弟弟的小学是一所百年小学,文化底蕴还是有的。
但当时我们不知道的是,转学初满意的学校后来也出了各种问题,下文会提。
友情提示:转学到上海,上海各个区的转学政策都不同,有些区学籍入学,有些区户籍入学,比较复杂,最直接的方式是直接电话教育局,关注想转区的教育局官方网站,比各种渠道的信息都有价值。
生活初体验
我们在陆家浜附近看房子,看了几个后,感觉就是心塞。小区绿化少、停车挤、周边环境嘈杂、租金还挺贵,这和苏州出门就是湖和绿地,没事金鸡湖跑一圈,阳澄湖骑个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最后我们选了一个20年房龄的三室一厅,租金16000元/月。环境好的、小区好的、类似于苏州园区小区环境的,在这寸土寸金的黄浦要40000以上,真心舍不得。
由于限号,苏州牌照的车限行,弟弟距离学校2.2km,没有地铁、公交不便,只能骑车。2022年的9月份不知道为什么上海那么多雨,天天下雨,把弟弟淋的湿湿的。
上海牌照的电车迟迟不到货,我们买了个电瓶车应急,解决了弟弟上学接送的问题。这些生活切换过程,很多人会说为了娃读书,都不是事。
然而这的确要看每个家庭的适配程度和生活方式选择。同样和我们一样从外省为了子女教育而搬迁到上海的家庭里,有闹矛盾,生活不如意的,还真是和这些日常生活状态息息相关。
我的确不喜欢黄浦的拥挤和嘈杂,然而我也有一位前同事搬到黄浦,就特别喜欢,说这里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交通便利、去哪里都方便。
友情提醒:人和人喜欢的如此不同,没有哪个区好,哪个区不好,自己喜欢的就好。所以如果你落户上海,你要想好你喜欢哪个区的生活状态,上海太大也很多元,区和区的区别很大。选定区也许就是选定一种生活方式吧!
学业初体验
很多家长想知道孩子转学过来后,学业差别有多大,英语是否跟得上,我觉得可能不同地区、不同状态的娃面临的挑战不同。
姐姐弟弟成绩在苏州一梯队学校里前15%,没有补课,没有超前学,没有学奥数,弟弟一直读英语原版,姐姐没有读原版。
我们很大的一个失误是姐姐的转学有些急,没有衔接上海课程,入学考考的不理想,分数不够实验班。如果姐姐能上实验班,也许不会有那么多后续故事发生。
整体来讲,姐姐入学初二,一开学得知10月份有地理和科学会考,她那一段时间压力很大,学的很疯狂,1个月时间自学了8本书,拿到了地理和科学优秀,英语开始的时候有些吃力,2个月后逐步追上来了。弟弟5年级,似乎没有任何学业衔接不适,英语因为一直读原版,反倒在班级还算优势学科。
友情提示:想转学到上海,最好假期就到上海,做好学业衔接,尽早融入新环境,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开学后的种种不适应。
校园生活初体验
俩娃上学2个月后,每天回家的情绪越来越低,少了阳光开朗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学校好小,几乎没操场,体育课上的很随意,学校的校队都不是他们擅长的项目,且学校没有运动会,这对视运动为生命的姐弟俩实在是致命的打击。
这个情况完全不在我预料之中。运动是他们热爱生活、在集体找到自信的源泉,姐弟俩自一年级就参加校队,姐姐是田径队队长,区跳高第一,弟弟击剑江苏第六,校足球队主力队员。
没了运动的支撑,他们的活力和快乐源泉少了一半。我积极的去想办法解决学校运动的缺失,联系了少体队的跳高教练,联系了附近的足球俱乐部、滑板俱乐部。
不得不说,上海资源真的丰富,找一找,就找到了各种全国第一的教练,这些资源的确好于苏州。姐姐加入了少体校,成为了上海跳高注册运动员,教练是曾经的全国冠军,每天提前离校1小时去训练。弟弟加入了一个外籍足球俱乐部和滑板俱乐部,保证每周4天有运动。
友情提醒:转学一定要关注到孩子的兴趣爱好,了解转入学校的一些特色活动有没有孩子擅长的,如果没有,家长就要尽量去想办法补足,这可以让他们更快的融入新生活,更加热爱新生活,可以做比较快的切换。我一直坚信学业重要,全面成长更重要。
三公考试
2023年,弟弟面临着小升初,对口初中不理想。新政下,通过考试来小升初已经没那么普及了,但是三公考试,依然是小升初家长非常关注的。
我们打算参与,看着各个平台发布的三公考试信息,我顿感焦虑,这都是牛蛙才能参与的啊,我们这种没有三公培训、没有小托福、没有奥数积累的娃也许真就是凑热闹。
但能尝试还是要尝试的,我们凭借比较好的日常成绩、希望之星上海前二十和江苏击剑第六,拿了2个三公面单,请了12天假,集训口奥。还花了3000元模拟了三公神秘兮兮的上机考试,不过2所都没考中,弟弟伤心的哭了,那一刻我也是挺心疼他的。
友情提醒:如果对口初中不理想,可以准备三公考,感觉面单不难拿,没有自媒体说的那么难,但是考试的确要拼实力,英语和数学没积累的娃,不容易上岸,想考三公,还是要尽早准备,上海还有些专门备考三公的辅导班,可以考虑,至于1小时3000块的上机模拟,能不花就别花了,没啥用,都是在贩卖焦虑。
弟弟摇号
弟弟三公没考上,选择了小升初摇号,但是没那么幸运,弟弟被统筹到了一所普通公办初中,就是上海常说的菜中,我抱着爸爸哭了15分钟,然后擦擦眼泪,该干嘛干嘛去,那能咋办,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啊!
友情提示:如果让我回头看,也许我最该做的就是拿到了户口,买个好点学区的学区房,一梯队的学区房很难,很多有落户年限限制,所以如果买学区房,要看看你买的房子能不能保证你能去你想去的学校,上海资源非常紧张,所以限制就比较多。
有个学区房保个下限吧,摇号和统筹分配实在就是和摸彩票一样,摸不好,后面一切未知,如果娃和家长都有自信名额到校走,也可以,不过,我真没这个自信。
再次转学的想法
初二下半学期临近尾声的时候,姐姐很慎重的和我们提出来:她想转学。我和爸爸都有些惊讶,临近初三转学,这不合适吧!
姐姐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孩子,她给出的原因是:经过半学期努力,整体成绩居平行班前2,年级前20,她想更加投入学习,但是班级学习氛围不好,学习的就几个人,班级情况也不乐观,老师经常讲课用上海话,她听不懂,似乎有力发不出。
马上临近初三,和苏州的小伙伴聊天比较起来,姐姐的学校完全没有初三的状态。学校有2个重点班,她和学校申请去重点班,但是学校不同意。
我们和姐姐班主任打了个电话,了解姐姐的情况并了解学校升学情况,班主任给的反馈是:姐姐这个情况,发挥好的话差不多可以考到黄浦一所中后档次的市重点高中。
我们找G大的数据查看了这所高中的高考出口,傻眼了。如果是这个出口,我们在苏州完全达得到,没必要这么折腾啊!
我们都不甘心,姐姐的学习能力应该不会只能考进这个高中!
于是我们一边给女儿开始配一对一的老师,一边开始看是否还有机会转学。机缘巧合,浦东某民办初中有1个空余学额,姐姐得到了一次考试的机会。
由于两所学校进度不同,考试前一周,姐姐找一对一的老师疯狂补课。也许是太想转学,姐姐考出了破天荒的好成绩,数学、英语近满分。
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再次做起了八大的梦想。对应我们梦想学校档次的高中,我发现黄浦并不友好,如果万一没到格致大同,就会掉档。但是浦东反倒对680以上的娃更加友好,适合姐姐的高中可选择更多。
当然黄浦对620-670这个段的娃特别好,市重多,可选择多。
友情提示:黄浦是中考教育天堂,并不完全正确。如果我能够早一些判断,也许就直接落到非黄浦的区了。不过浦东是否适合您的娃,谁也说不准,没有人能够预想到,今年浦东平行分数线涨的这么夸张。如果实在无法判断哪个适合自己,我们的策略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像中考志愿填报,我们最后的策略是尽量通过平行志愿走,没考虑那么都多名额到区的因素(我们没有到校),就是因为姐姐喜欢浦东的头部那几所高中,就这么简单的逻辑。
转学到浦东-2023年7月
转学到浦东初中后,感觉姐姐获得了新生。这所民办是个不错的学校,校长教育理念好、老师每天笑呵呵,连门口的保安都时刻保持友好,同学们开朗活泼大方。
女儿到了这个新学校,立刻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切,她又开始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班级学霸很多,激起了姐姐的学习热情。从苏州到上海,她经历了三所学校,其中姐姐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初中,带给她轻松、积极、上进的心态。
友情提醒:深度了解了苏州、黄浦、浦东三所姐姐读过的学校,我深深感觉到,环境和氛围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比我想象的要大的多,为了学业成绩放掉其他有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也许不值得。这个度,家长需要深度思考。
进入中考模式
到了浦东,姐姐就进入了初三中考备考状态,姐姐思路很清晰,和我们沟通放弃自招通道,也放弃体育特招通道,一心一意拼裸考,她想拼她想去的学校,二模后放弃了数学的最后一道大题,尽量拿能拿到的分数。模拟考,时好时坏,不过整体状态和节奏还不错。配了数理化三科一对一的老师,一年补课费15万。
友情提示:很多家长问要不要补课,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姐姐班级学习第一的一直网课,第二的一直不补课,其余几个有针对性的补。也有班级孩子5科,甚至7科补,最后中考成绩630-650。
上海的学校投入没有苏州高,很多时候需要家长在金钱、精力和资源上给予支持,上海补课费很贵,大班课或者一对一偏多,小班课少,(仅仅是我了解到,不一定精准),由于双减,补课资源找起来并不容易,市场上师资能力参差不齐,姐姐通常试听3个老师,能选出一个她觉得满意的,比较考验家长。
弟弟情况不乐观
弟弟在菜中第一学期班级第一,年级第八,在学校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主持各大学校活动、运动会大放光彩、被推选为校“杰出人物”,想着在学校走名额到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我们发现他学习越来越不在状态,作业敷衍了事,六下期末成绩哗啦啦的往下掉。和班主任沟通下来发现班级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学习的娃就几个,其他娃心思都不在学习上,在这种整体氛围的学校里,老师也满满的无力感。
弟弟是个特别容易被环境影响的孩子,又逐步进入青春期,伙伴的影响力量非常大,我们和弟弟促膝长谈了2次,似乎无效,学业上,爸爸参与了更多,但是亲子关系也凸显矛盾。
友情提醒:青春期的娃,伙伴影响很大,的确有些普通学校的娃也能考高分,但是经过几个学校,我觉得菜中学校教学针对中等群体,菜中里头部的孩子很少依靠学校,要么靠家长,要么娃真的牛。我曾经一度认为家庭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大不了一对一老师跟上,家长也跟紧一些,结果不会差的。但是我忽略了周边学习氛围、伙伴状态的影响。我只能说弟弟受环境影响大,也许坚定的孩子,自律的孩子结果会不一样。
中考尘埃落定
经历了中考、志愿填报、出分、到区到校、平行志愿,姐姐录取了一所Top20的高中,是她很想去的梦校。
姐姐当年在苏州小伙伴们考的也不错,有入苏州中学匡班的(类似上海四校的自招班)也有去星海的(苏州园区排第一的高中)。星海的985率25%,211率50%,其实和姐姐录取的这所高中比较接近,但是上海的985、211质量可能更高一些,另外苏州小伙伴在学习投入上比姐姐多一些,苏州的娃更辛苦一些。
了解了姐姐所录取的这所学校后,感觉上海的高中更加多元、开放、素质一些,苏州偏高考模式一些。姐姐这个录取结果还是不错的,如果她在上海能配到苏州层级的的教育资源,我相信姐姐可以再上一个阶梯,但是这个结果对她高考影响应该不大了。
友情提示:当姐姐小伙伴中考成绩落定,我突然明白,我曾经转学比较的是江苏和上海的985、211比例,但是我忽略了我在苏州享受的是苏州顶级的教育资源,在上海不充分准备下,可能要对应向下调几个档位的教育资源。在教育资源不对等情况下,究竟哪个出口更好呢?只能预测,没有标准答案,转学的家长需要三思而后行。
弟弟回苏州读书
如果弟弟能够在上海中考里达到姐姐的水准,我们可能不会考虑回苏州。但是现在看下来,弟弟如果想进这个水平的高中很难。
前文说过,弟弟是一个受周边环境影响很大的孩子,学习状态在往下滑。我首先想到转学,把浦东及另外2个区觉得不错的20几所政府购买学位的学校、民办学校都联系了个遍。排名前列的学校没学额,或者民办想收弟弟,政策又不允许,一般水平的学校转过去又不甘心。
爸爸说要不弟弟就走国际路线吧,他周边朋友大部分娃走国际线。我想对理性一些,还是会去算投入产出比。一年租房20万,国际学校差不多综合30万,50万的成本就一定能给娃最理想的教育吗?
国际学校的师资、未来出口也越来越不明朗了,我不想这么早确定国际路线。还一个原因,弟弟是个很喜欢和小伙伴互动的孩子,在上海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少,我们到浦东专门选了一个旁边就是学校的小区,想着小区孩子可以一起玩。
但实际上这个小区的氛围和苏州差别很大,苏州放学后到处都是一起玩的小伙伴们,在上海弟弟有些寂寞。我很努力的帮助弟弟建立上海朋友圈,但是依然不理想。
就是从这时我开始着手规划带着弟弟迁回苏州的事宜。弟弟回苏州后,可以保他的下限,中考里应该可以录取一所四星级高中应该可以保得住。
一梯队学校的学生素质、朋友质量都高很多,彼此正向影响。我们征求弟弟的意见,弟弟一听可以回苏州,高兴的不得了,他喜欢苏州的氛围。
于是在安顿好姐姐的住宿事宜,并让爸爸继续留在上海以做照应(他工作一直在上海)后,我安排了弟弟转学回苏州的事宜。
友情提示:不同孩子、不同状态、不同期望,不同的决策,弟弟回苏州后,我和爸爸对弟弟后续的发展持开放状态,苏州高考、上海高考、香港、国际路线,开放来看,最后走那条路,走一走再决定也不迟,学好数学,学好英语、提升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是根本。
最后的总结
兜兜转转,2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些朋友说,这两年你为了娃这么折腾,这么牺牲值吗?没有值不值的说法,生活就是一个个体验,但是,这两年,家里的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收获:
姐姐的收获:
姐姐有幸加入了少体队,成为了一名注册运动员,这在她的人生中都是非常棒的体验;
姐姐感受到了三个初中的氛围,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关键时刻,她勇敢的说“不”,并为自己的选择而努力负责,这将影响她一生;
弟弟的收获:
弟弟知道了他喜欢的苏州种种,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他非常珍惜苏州伙伴,苏州氛围;
弟弟参加了上海的希望之星、WSDA英语辩论赛,他知道了上海顶尖英语水平,对他是很好的促进;
弟弟在2个普通学校,获得了学业、运动、主持等各种荣誉,在普通学校凸显了弟弟的各种优势,这加强了他的自信;
我的收获:
在苏州时,我是一家上市公司的HRD,因为搬到上海,我希望能够有自由灵活的时间,开始创业,创业结果还不错,发现这种工作和生活状态远远好于做一名职业经理人,俩娃给了我新的突破;
在大量的信息中,我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不焦虑,学会独立判断并决策,不人云亦云,上海的妈妈们整体比较焦虑,我理解,但是我不想被影响,我学会如果屏蔽信息不受干扰,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来;
爸爸的收获:
爸爸之前在上海上班,在家时间少一些,这2年,他陪伴家庭和孩子的时间更多了,他参与教育的时间也更多了
爸爸开始陪娃们养宠物,养鱼、养昆虫、养曾经他无法接受的小猫;
2年来我们每个人的适应性都变强了,姐姐3年三个学校,弟弟3年三个学校,这都需要极大的适应性;
2年来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更喜欢温和、人与人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我们更加珍惜我们曾拥有的;
2年来因为一家4口要面对太多的不确定,我们一起沟通交流,一起坦然面对,我们似乎成了战友,关系更加亲密。
在多变的社会、黑天鹅频出的今天,没有人能够在最开始就把每一个决策做对,当发现有偏差后,不抱怨、不消极、积极调整、积极面对,人生没有哪段路是白走的,都有收获和体验。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即将调整自己面对新生活,包括我们家的小猫。
祝愿所有想异地转学到上海的家庭,能够充分了解上海教育现状,尽量减少信息差,做出理性选择和判断,祝愿娃们都有个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