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坚持城市人民政府负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实施,科学编制改造规划计划,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高效综合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处理各方面利益诉求,并把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好。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积极创新改造模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实现可持续运营。
根据国务院于2014年下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2年10月公布的《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超大城市8个,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全国特大城市11个,分别为杭州、东莞、西安、郑州、南京、济南、合肥、沈阳、青岛、长沙、哈尔滨。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城镇居民从筒子楼住到住宅小区,从全民蜗居到基本适居,住房事业取得巨大进步,这主要得益于1990年代从福利分房到住房商品化的住房制度改革。据公开数据,1978-2020年中国城镇住宅存量从不到14亿平增至313.2亿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8.1平方米增至34.7平方米,城镇住房套数从约3100万套增至3.63亿套,套户比从0.8增至1.09。
一般而言,套户比小于1,表明一国住房供给总体不足;套户比等于1,表明一国住房总体基本供求平衡;考虑到休闲度假需求、因人口流动带来的人宅分离等情况,成熟市场的套户比一般在1.1左右。从国际看,当前美国、日本分别为1.15、1.16,德国为1.02,英国为1.03,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接近1.1,表明住房供给总体平衡。
只有一线城市才有房地产,是因为一线城市的资产集聚程度,才能为房地产附上金融属性。
中国有8个超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和武汉;
特大城市有14个,包括青岛、沈阳、西安、杭州等。
而随着城市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曾经的拓张式发展模式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城市,基本都围绕着“旧改”和“城市更新”。
目前北京城市更新规模比较大的区域,包括朝阳区的亮马河、三里屯、望京;海淀的西三旗、西北旺、中关村、软件园等;以及丰台、石景山、通州,都有不同程度的城市更新规划。
原因在于,以现在的城市发展阶段,想继续拓张,已经没有什么空间了。
不如好好翻新老城,让价值更有价值。
而当国家把精力放在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上,一线城市的老城区,就要迎来机遇了。
北京是存量房最多的城市,老破小更多。7月14号的时候,国务院开了一场会,提到为了缓解提前还贷和市场流通性的问题,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是市场自我调节的方式之一,高房贷者,可主动和银行协商。
如今网上已经有人反馈,2021年买房时说5.635%的房贷利率,现在可调到4%。
不过,目前这个消息还只存在于一部分人中。
具体的逐步落地,还需要时间,也要看每个银行的具体执行方案。
但6月以来,一些二线城市的确已经开始展开自救了。
比如青岛推出限售放松、非限购区域首付比例调整、棚改货币化安置和房票政策等稳楼市组合拳;苏州公积金账户余额可提取用于支付首付等。
另外,今天还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文件中提到,
机关、事业单位不能违约毁约;
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鼓励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不得以内部人员变更,履行内部付款流程,或在合同未作约定情况下以等待竣工验收批复、决算审计等为由,拒绝或延迟支付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款项等;
总而言之一句话:市场的力量必须激活,必须让大家有饭吃,有钱赚。
目前,双井、望京、西三旗、东城、西城很多区域的旧改工程已经落地。
对于北京老城老房的问题,上面一定是会管的,所以买了老破小的朋友,不用慌,让子弹再飞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