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估计很多家长这句话都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如果要想孩子走得远、走得稳,从小学1年级开始,甚至幼儿园中班开始,必须把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重中之重,一定要入脑入心。
有哪些习惯是每天坚持就能取得显著效果的呢?
1.先复习,后作业。
小学中低年级,学习内容和任务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快速地把当日所学内容回忆、浏览一遍,重在养成习惯。
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就要突出重点难点,整理笔记,错题本、错题本、错题本!特别是概念、定理、公式,一定要再思考一遍、再推导一遍,重在解决问题。
及时复习是巩固输入,课后作业是稳定输出,课外练习是强化输出。
2.听写和计算
听写默写和计算,是学习中最基础、最简单的任务,但往往最基础、最简单的任务却不受重视,不认真落实。很多人都喜欢做一些高大尚的训练,做一些难题,觉得才是学到了“真东西”,才有成就感。
对于生字词,要像学数学一样的精准,1就是1,2就是2,一点都不能错。
“看了就是会了,学了就是记住了”是不存在的,说白了就是缺练!一定要落实到白纸黑字上。面熟不等于会默写,真的提笔默写的时候,结果和你的期望差之万里,我家老大今年进入高一,他给自己定语文学习目标是:老师让会背的他要达到会默写,老师让熟读的他要达到会背诵!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
怎么做?怎么坚持?手机设置每晚的闹钟提醒,桌子上放着月历,每做一天就打个勾,让孩子看到,这是完成任务的“可视化”。如果作业太多,那就减量,哪怕听写3个、5个也行,但是总体进度是往前走的。
家长一定要学会灵活调整。你是带兵打仗的总指挥,面对战况的变化,你要及时、准确的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总体前进。今天作业多了,那就少弄点或者不弄,周六日再补上,但是总体进度是往前走的,明白这个意思吧。
“听写”“计算”工作开头做好了,算是成功了一半,那么关键是接下来要把它做成常规,养成习惯,这可是不容易的事情。今天作业太多了,明天身体不舒服了,后天忘了......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可能让你半途而废。做成常规,养成习惯,就是尽量每天都做,总量可控,灵活调整。
二是打造优势学科。优势学科的必要性,在于可以为初中节约大量时间。初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紧、科目多,如果把有限的时间像撒胡椒面一样的摊开,那势必哪一门都学不好。因此,家长要有个清晰的思路,小学的时候,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优势,打造1-2门的优势学科。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学霸,都有自己的优势或是叫强势学科。
英语是全部学科里面最简单的一门,也是孩子们在小学就完全有能力,直接就达到高中水平的一门。
如果没有初高中就出国的打算,英语学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我一个朋友,孩子4年级过的FCE,然后又考了一堆什么证,口译证之类的,就跟上了瘾似的。语文数学都不咋地,她来找我,问我语文怎么学。我说你把英语放一放吧,你这么着,语文没法学。
从应试角度来说,你把英语当母语学,国家可没把英语当母语考。如果孩子各科都非常拔尖,又喜欢英语,那可以无限制的往深学。如果成绩没那么突出,请掌握一个平衡,全面发展。
还有语文。语文可比英语难多了,也更加的慢工出细活。语文在小学优势不明显,要越到后来、越有难度,越能体现。因为不论是文常的积累,还是现代文或者是文言文阅读,甚至作文的优势,都是越到初中、甚至高中,也才能越拉开差距。别着急,耐下性子。
数学对于普娃很难形成绝对优势。我更建议按部就班的来,先把课内学好学扎实,一定要做到课内优秀。进入初中后,把英语和语文节约出来的时间,多花在数学和物理上。
在数学上有天赋的孩子,可以按自己的接受能力,往前推进进度,可以做数学、物理竞赛的考虑,没有止境的。
小四门,不建议提前学课本,可以提前了解它们的知识点,可以超纲学,但不建议超前学,超前学会额外增加负担。我在小红书看到有人晒孩子的暑假计划,生物、地理还每天一节课。我只能说,要么是随大流,要么是真不懂孩子应该怎么学。
小学阶段,做好通识教育,广泛涉猎自然百科、地理历史都书籍、纪录片等等,足够你用了。通识、通识、通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上了初中,小四门就是一个“记忆”的过程,这个“记忆”是需要跟着老师的要求和进度去做,不用花费太多精力,暑假提前把课本看一遍,根据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进行拓展,有能力可以做出思维导图,在学校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考前突击,成绩是没啥问题的。
初二的生物和地理小中考尽量考满分!为初三主科学习节省出时间。
三是打造阅读能力。
0-6岁:
以“对话”为主,海量输入高级词汇和丰富的知识点,需要尽早从“绘本”看画阅读过渡到纯字书的阅读,一开始以“亲子共读”为主要形式逐步建立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
6-8岁:
以百科类图文并茂的书籍为主,从故事类的图书向各个人文、社会和自然学科书籍过渡;一定要注意,语文、历史和地理不分家,这就是所谓“大语文”的概念。
8-15岁:海量文字阅读,进入六小强,你就知道小时候的阅读积累有多重要。